校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进一步丰富和提升我省教育领域中外人文交流的内涵和质量,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教育厅决定开展2026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别
2026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包括“河南省国情教育基地项目”(以下简称 “基地项目”)、“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活动项目”(以下简称 “活动项目”)两类。拟立项基地项目100个左右、建设周期为2年,拟立项活动项目80个左右、建设周期为1年,视立项情况给予相应资助。
二、申报限额
我校可申报每类项目数量不超过2个。
三、申报条件
(一)基地项目
1.由申报单位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合作单位为企业的,须为依法在我省注册的独立法人机构。
2.合作各方具有实质性合作关系,并签署合作协议,明确了各方在合作中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3.可与我省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中心、美丽乡村、重大工程、生态保护区、优秀企业等合作开展,以适合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生、国际中文学习者的国情教育活动为合作载体,有助于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式 现代化的河南实践。
4.具有良好的活动场地、设施条件和服务规范,安全管理制度健全,制定完善的安全应急预案。配有政治思想素质较高、专业能力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讲解人员。
5.项目负责人须是申报单位在职教职工,具有较为丰富的涉外交流活动管理经验。
(二)活动项目
1.形式及内容不限,可以是国际师生中文学习主题夏(冬)令营活动、孔子学院(课堂)建设、国际中文教学活动、国际中文教师及志愿者培训、“国际中文日”活动等,能够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多元化发展。
2.活动天数、人数不限,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方案应论证科学、设计新颖、预算合理、预期效果显著,突出国际中文教育教学主题,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持续性,具备较强的实践意义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3.项目负责人须是申报单位在职教职工,具有较为丰富的国际中文教育管理、教学和交流活动经验。
四、立项程序
我校严格依据各项目申报条件和限额,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做好推荐申报工作。省教育厅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评审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省教育厅正式发文公布立项名单。
五、申报材料
(一)材料要求
1.基地项目
申报材料包括《河南省国情教育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附件1)、基地项目联合建设协议书(复印件)及有关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合作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复印件、基地地理区位图、基地整体示意图、安全管理等方面规章制度、荣誉证书复印件等)。
2.活动项目
申报材料包括《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活动项目立项申报书》(附件2)及有关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申报书中列出的项目实施条件、基础及资源等)。
(二)格式要求
1.电子版要求
电子版申报材料包括申报书word版及盖章扫描pdf版、支撑材料pdf版、汇总表(附件3)word版。申报书及支撑材料以“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基地/活动名称-申报书/支撑材料”格式命名。
申报人上传电子版申报材料至科研云平台,文件夹命名为“姓名-2026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
2.纸质版要求
申报书及支撑材料用A4纸双面打印,合并装订成册,一式三份。申报汇总表用A4纸双面打印,一式一份。
(三)报送要求
项目申报人于9月15日上午11点前将申报材料上传至科研云平台,纸质版报送至科研处413。
(四)其他要求
项目负责人要如实填写申报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2025年河南省中外人文交流内涵提升项目、2025年河南省国际中文教育质量提升项目在研负责人不得作为主持人再次申报。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
科研处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