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信息感知系统开发与应用
|
主要完成人
| 王孝俊,孙飞显,张燕,李瑾,尚运生,文秀勤,赵景海,鲁丽萍,孔梦荣,石立公
|
主要完成单位
|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中原工学院
|
推荐单位
| 河南省财政厅
| 科技成果登记号
| 9412018Y0765
|
学科分类
名称
| 1
| 计算机科学技术
| 代码
| 52060
|
2
| 软科学类项目成果
| 代码
| 63044
|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 代码
| 64
|
任务来源
|
|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计划名称: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基负面网络舆情信息感知与引导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162102210372
|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
授权发明专利(项)
| 2
|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 4
|
项目起止时间
| 起始:2013年9月1日
| 完成:2018年4月30日
|
二、项目简介
(限1200字)
本项目由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负面网络舆情信息感知与引导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与河南省社科联课题“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整合申报,属于电子信息领域。项目组围绕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信息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对基于模糊合作的联盟博弈模型、模糊信息系统的规则提取、基于模糊逻辑控制的自主导航采摘机器人避障、基于大数据的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智能碰撞检测、基于残差补偿的激光位移传感器测距、基于随机理论的防伪打标、基于面板数据的模型分析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完成了1项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负面网络舆情信息感知与引导系统》(豫科鉴委字[2016]第1118号),创造2项技术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撰写核心以上研究论文8篇。该成果满足了我国支付机构及企事业单位对智能信息感知的迫切需要,在安全性、功能、效率、可靠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技术开发难度较大。
本项目历时近5年,总工作量超过30人年。“负面网络舆情信息感知与引导系统”借助网络机器人,采集微博、博客、论坛、RSS等信息后进行分类、清洗、排重并存储;然后,根据设定的负面网络舆情信息知识库和识别算法,感知微博、博客、论坛、RSS上的负面网络舆情;再后,从舆情主体、客体、传播、受众四个维度,建立包含博主类别、博主粉丝数、已发微博数、博主被关注度、博文正负面、博文敏感度、同话题博文数、博文转发数、博文评论数、博文点赞数、博文传播速率、受众地域分布、地域回应指数、地域参与频度共计14个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评价因素的重要性,通过构造判断矩阵、矩阵归一化处理、和积法计算特征向量、矩阵一致性校验以及微调评价要素重要性排序等途径计算各评价要素的权重,进而定量计算基于微博的负面网络舆情热度;最后,按照设计的网络舆情引导策略,提供处置舆情的相关建议。
围绕基于模糊逻辑的智能信息感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本项目获得的相关成果如下:完成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篇,创造2项技术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项目成果有创新,且已通过第三方软件测试。
本项目的相关成果自2015年12月已开始在河南郑州、平顶山等地实践检验,并由河南古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应用推广,社会效益显著。从使用结果看,用户对“负面网络舆情信息感知与引导系统”、“碰撞检测老年车控制装置”、“防伪打标系统”等项目相关成果的满意度高。本项目研究成果对实时、自动、智能感知敏感信息,进而采取必要的策略引导等技术进步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对推动智能应用科技进步作用明显。